师长风采

目前的位置: 首页 > 师长风采

湛如

时间:2024-12-24

湛如.jpg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南亚学系教授、会稽山佛学高等研究院院长

 

湛如,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度语言文学博士后,北京大学南亚学系教授,会稽山佛学高等研究院院长。

2000年,北京大学博士后出站,任教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2001年,调回北京大学任教至今,讲授佛教史、佛教与佛教文献、印度佛教艺术专题研究、敦煌与敦煌文献、梵语宗教哲学文献选读等20余门课程。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汉堡大学亚非学院任教,德国国家学术基金(DAAD)资助,为硕博士生开设佛教与佛教文献、唐代密宗研究、敦煌学概论等六门课程。2013年10月-2014年9月:牛津大学访问教授,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公派项目。2014年10月-2015年9月:剑桥大学访问教授,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公派项目。2018年3月,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和方向为:佛教语言与佛教文献、佛教历史与佛教艺术、敦煌佛教与敦煌文献、中印文化交流史。

代表性成果有:《敦煌佛教律仪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出版;《净法与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出版;《禅苑清规研究》,商务印书馆2014年出版等。

主要论文有:《敦煌菩萨戒仪与菩萨戒牒研究》,载《敦煌研究》1997年第2期;《敦煌布萨文与布萨次第新探》,载《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印度早期佛教衣净法辨析》,载《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1期;《印度早期佛教的佛塔供养》,载《文津学誌》第1辑;《印度早期佛教的佛塔信仰形态》,载《世界宗教研究》等。

 

讲座主题:《大慈广被——弥勒信仰的起源及其流变》。

湛如教授以图像与写本相结合的授课方式,阐释弥勒信仰的诸多研究要点,并将弥勒信仰的精神核心概括为八个字“慈悲、包容、欢喜、自在”,这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继承佛教优良传统,对弥勒信仰进行深入挖掘,为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返回顶部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