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佛陀与庄严妙相——印度古代石窟寺佛塔造像遗迹考察
我们这一行是由唐代长安佛教与丝绸之路,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的考察组专门对印度的石窟寺桑奇大塔还有佛教造像做一个专题的寻礼考察 首先到了印度西南部著名的奥兰加巴德石窟,埃洛拉,阿旃陀石窟,以及孟买的坎赫里石窟。
同时也专门朝礼与考察了桑奇大塔和还有马图拉造像,我想以上的这些地区是石窟寺比较密集的佛塔的建筑艺术荟萃。更重要的是佛教造像的一个很重要的源头,马图拉造型大乘佛教兴起的一个源头之一。
通过这三个重点区域的考察,对理解大乘佛教在印度的东南部或者在南部地区的兴起与发展,大致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特别是阿旃陀石窟的壁画还有石窟寺以及大乘佛教跟小乘佛教先后在这里进行一些造像活动引起了考察组非常广泛的兴趣。
其中壁画里本身经的故事,佛陀回国省亲以及还有天翼飞扬满地风动的这些精彩,大家留下来非常深刻挥之不去的印象。
阿旃陀石窟具有佛教石窟、印教石窟还有其他教的石窟,我想特别是一些七世纪前后印度教复兴,佛教达到了鼎盛,在整个阿旃陀石窟多种宗教能够在这里交融,在这里激荡,呈现了这个宗教融合,宗教相互借鉴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画面。
另外像孟买石窟,它开凿的时间相对比较晚,经历过几个王朝,包括前期的贵霜王朝,甚至后来的笈多王朝,正是在于这几个非常重要的王朝的支持下,佛教的石窟艺术、造像艺术、壁画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到了桑奇,桑奇的大塔文明世界,也是印度非常的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
我想这里供奉着佛祖的舍利还有目犍连 跟舍利佛两位尊者以及阿育王时期的十位圣者的舍利塔。
经过印度比较早的,像泰勒初期的发现,又经过菲尔在19世纪的时候,第一篇在加尔各答阅刊上,做的初期的一些报道,最后经过唐尼汉系统的挖掘以及后来约翰马歇尔对桑奇大塔进行系统研究。
我想今天的桑奇大塔既有佛塔,也有法塔又有僧塔,而且也有埋藏佛陀舍利的这样一个圣物的塔,也有尊者的塔,也有埋藏佛教经藏的塔。桑奇大塔是公元四世纪阿育王时期开始建造,这个时期佛陀的这种造像基本上是隐形是看不见的,佛教徒所礼拜所朝拜的对象有菩提树、有稡堵波,有三宝标,有佛足记,有金心石,以这些作为一个礼拜的对象。
因此,公元前四世纪桑奇的造像,桑奇的佛塔艺术,佛陀的体裁是隐形的,同时大家可以通过东西南北四个塔名的精美的雕刻,大体上可以看出佛舍利供养的一些情况。对于佛陀的这种无限的怀念,还有佛塔本身所蕴含的印度古代生活的一些画面,我想这些都让考察者流连忘返。马图拉造像是印度大乘佛教兴起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当时在整个贵霜王朝时期大乘佛教全面的发展整个造像区域先后有犍陀罗,在西北地区中部的马图拉还有中亚地区的阿姆河。
我想犍陀罗的造像在印度乃至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有馆藏的,是以青黑片岩为主的深受其他影响。马图拉造像出现的时间上跟犍陀罗几乎是先后,或者是同一个时期。是以红砂岩带有黄顶斑的岩石雕刻的,浑厚而圆润。带有农牧民族的风格,我想这个时期的造像,它的藏品收藏比较集中的是在马图拉博物馆。
这样大乘佛教的一个重要标志,佛教的出现,我想刚刚就在这个时期,佛教经过中亚,经过丝绸之路传到汉地,相教东南。所以通过对佛教造像的考察,佛教桑奇大塔的考察,以及对于石窟寺的考察,让课题组的成员对于初期大乘佛教的兴起以及佛教在印度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石窟、壁画、塔寺、雕像,它都是非常好的历史的见证。每位同行者,每位课题组成员都非常惊叹佛像艺术在印度从初期到发展到鼎盛,每个时期的精美、精彩、非常经典的瞬间。
通过这些遗迹和圣迹的考察,大家对印度佛教的圣迹,对印度佛教信仰的圣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期待能够有更多的关注了解以及对佛塔、造像、壁画、石窟寺有兴趣的同道能够更多的去关注、参与这方面的研究。
我想中国佛教的学术界在这方面取得成果是非常多的,印度学在中国学术界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跟角色,我相信在有关同道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对印度学的研究,包括对印度图像学,艺术学的研究也会取得更多的更大的成绩。这也是我们这一行共同努力的辛苦。